现如今,患癌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是身边致癌物太多了,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含有致癌物苯并芘的食物,希望大家注意避开。
苯并芘是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烈致癌物。动物实验证明,长期吸入或食用含苯并芘较高的食物易诱发肺癌、肝癌、肠胃道癌症等。
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体内,最常见的就是食入、吸入。少部分的苯并芘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大部分的会在体内代谢,进而对基因造成损伤。
世卫组织:苯并芘是1级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苯并芘列为1级致癌物。在致癌物分类中,“1级”指的是有明确的医学证据证实该物质会对人体产生或增加致癌风险。
苯并芘,也叫苯并(a)芘、3,4-苯并芘,属于多环芳烃。医学界目前已知的400多种致癌物中,多环芳烃高达50%,其中苯并芘的致癌性位居第一,犹在黄曲霉毒素之上,它常存在于煎炸、烧烤、熏制等高温制作的食物之中。
当食物在高温下,脂肪、蛋白质、碳水、胆固醇等有机物会发生裂解、聚合、环化、多次反应结合,最终形成多环芳烃(当食物烤焦、烤糊时,还会产生杂环胺),苯并芘只是其中之一,却是危害最大的一种。
苯并芘和胃癌、肺癌有很高的相关性,还会让人体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的突变,增加基因突变的风险,DNA受损也可能导致精子畸变,引发畸形。
不仅如此,苯并芘具有毒性,其毒性具有长期隐匿的特征,还具有胚胎毒性,甚至可以通过乳汁、胎盘影响下一代。
生活中常见的苯并芘来源主要有香烟烟雾、汽车尾气、熏烤、高温烹调食品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油炸食物及烧烤。
食物在油炸的过程中会产生氧化、分解等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形成苯并芘。如若食用油加热到270℃以上,其产生的油烟内会携带苯并芘等大量的致癌物质。
熏烤食物时产生的油烟是苯并芘的主要来源,烟雾产生后会附着在食物上导致食物也受到污染。
特别是熏烤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时,食物容易发生裂解反应,继而聚合形成苯并芘。
①熏鱼或肉时,其本身所含得脂肪或糖不完全燃烧会产生苯并芘和其它多环芳烃。一公斤熏鱼含有67微克苯并芘。
②食物因长时间得高温熏制而碳化,其脂肪发生裂解,反应结合后产生苯并芘。如,一公斤焦黑鱼皮含有53.6-70微克苯并芘。
③食物在熏制时,本身的油脂被榨出高温下热聚合会产生苯并芘,然后附着于食物表面。
④熏烤食物时,使用得木炭本身会产生苯并芘,随着碳烤的气体上升,会有极少部分渗入食物之中。
国标GB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中对于苯并芘在食物内的含量有明确规定,熏烤类食物以及熏烤水产品的上限均为5.0μg/kg。
浙江电视台的一档节目曾经对市场上的常见油炸食物进行试验检测,发现炸油条的苯并芘含量为0.645μg/kg、炸鸡腿为0.995μg/kg,炸薯条为0.922μg/kg,炸麻团为0.726μg/kg。
既然苯并芘被列为一级致癌物,说明它风险还是有的,但是任何致癌反应都需要考虑剂量的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曾表示吃了一类致癌物就一定会患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一类致癌物的含义只表明致癌证据的充足性,但是和致癌性、毒性直接的关系并不明确。
日常生活中,大众也需要提高预防苯并芘的健康意识,尽量降低苯并芘对人体的危害。我们该如何预防?
熏烤、烧烤时温度最好控制在400-600摄氏度,400摄氏度以下更好,因为温度超过600苯并芘的含量就会剧增,而400摄氏度以下含量最少。
食物在高温油炸时产生的苯并芘是导致女性患上肺癌的重大因素之一,因此在烹饪时一定要注意通风,不要让油烟聚集。
早晨马路上车辆来往,车辆排烟、灰尘、雾霾等等正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候,运动时可能因吸入污染颗粒而损伤呼吸系统,引发疾病。
食用油反复加热使用是苯并芘的重要来源,这样做会造成长期接触苯并芘,增加癌症风险。所以建议大家避免重复用油。
俗话说:“病从口入”,对待食物,人们应该始终提高重视,尤其是像苯并芘这类会污染食物,带来致癌风险的高危物质,更是要重点防范。
日常尽量少吃油炸、烧烤食品。但这并不是说,吃了这类食物就会得癌症,大家要理性看待,日常注意饮食均衡,科学饮食。
其实,还有大家不知道的酒中也藏有苯并芘。在世界卫生组织中提到,酒精是1类的致癌物,会增加多种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生危险。
从整体上来看,酒精是既不能养生也不能解渴的饮品。因此,大家也不要惯着自己喝大量的酒了,这对于身体健康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一件坏事。